朱诺号解决了困扰科学界39年之久的木星闪电的谜团
- AIUST.Com
- 2018-06-07 20:37
自从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1号飞船在1979年3月飞越木星后,科学家们就开始怀疑木星的闪电的起源。旅行者1号飞船证实了木星闪电的存在,数据显示闪电相关的无线电信号与地球闪电产生的无线电信号的细节不匹配。
科家家在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美国宇航局朱诺(Juno)任务的科学家描述了木星闪电实际上类似于地球闪电的方式。尽管在某些方面,这两种类型的闪电是极性相反的。
美国宇航局加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说,无论你在哪个星球上,闪电都像无线电发射机一样发出无线电波。但是在朱诺之前,尽管搜寻一部份范围内的频谱。
2016年7月4日发射以来,在朱诺号高度敏感的仪器微波辐射计仪器(MWR),才能对木星闪电各种频率范围进行探测。
在8次近距离飞行的数据中,朱诺号的MWR检测到377次木星闪电,频率在兆赫和千兆赫范围内,这与地球闪电是相一致的,科学家认是能探测到这么多起木星闪电的原因是因为朱诺比以往更接木星,科学家现正通过木星电离层轻松通过的无线电频率进行搜索。“
尽管启示表明木星闪电如何与地球相似,但新论文还指出,每颗行星上的这些闪电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科学家认为木星的两极附近非常活跃,但赤道附近却没有。
为什么雷电会聚在地球上赤道附近和木星两极附近?
地球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赤道附近首当其冲,阳光是最多的。这使得温暖、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更很快地上升(通过对流),这会导致雷暴产生闪电。
木星的轨道比地球轨道离太阳五倍远,这意味着巨大的行星比地球接收的太阳光少25倍。但即使木星的大气从其星球内部获得大部分热量。科学家们认为,木星赤道的这种加热足以在高层大气中产生稳定性,抑制内部暖空气的升高。这些没有这种高层温暖因而没有大气稳定性的极点允许来自木星内部的温暖气体上升,驱动对流并因此产生闪电成分。
- 木星
相关文章
资讯
- 2024-12-21
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 2024-12-13
北京电信聚焦“上云用数” 推动国产算力应用与智算创新发展
- 2024-12-05
讯飞智作超拟人数字人功能全面开放,开启全民定制新潮流
- 2024-11-25
探索未来之路 激发AI创新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北京区域赛开赛
- 2024-11-24
亚马逊向Anthropic追加40亿美元投资 加速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
- 2024-11-24
科大讯飞:拟推首期员工持股计划
- 2024-11-17
彰显青年风采 传承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在浙江温州举行
- 2024-11-12
2024AI+研发数字(AiDD)峰会深圳站圆满收官!
- 2024-11-09
200余支队伍蓉城“百模论剑”,“人工智能+”全国性赛事报名倒计时3天
- 2024-10-19
三个老发明家献给盛世的礼物---“录味机”
- 2024-10-18
颠覆传统 新味十足 ——2024首届海南智能餐饮烹饪大赛成功举办
- 2024-10-18
首届中国智能锁科技创新大会:德施曼核心科技引领行业,发起科创基金
- 2024-10-18
ODC24 AI服务生态分论坛:全新智慧服务引擎 带动服务分发增长
- 2024-10-18
2024 OPPO开发者大会召开,以技术为基石共建AI智能体新生态
- 2024-10-12
中国移动发布“四驱两翼”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体系
原创
荐读
-
5G+AR加持 晨星机器人掀起“智能化+人机交互”制造新趋势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合肥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大会中,作为向世界展示智能制造全面能力的窗口,联想展示了一系列让人惊喜的创新产品。现场展示的ThinkPad X1 Fold整体重量仅有1公斤,折叠起来之后的厚度大约为24毫米。当保持半开状态时,可以像拿本书一样握住,并且能同时运行两个应用程序。使用固定在中间的键盘之后,瞬间变...
-
智能手机竞争中失败,日本在联网汽车领域举步维艰
据外媒报道,在制造带有数字联网服务的汽车的竞争中,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面临着被本土市场拖累的风险。与美国和欧洲的汽车消费者不同的是,日本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些联网功能和服务买单。结果就是:日本只有10%的汽车...
-
2020年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
到2020年,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4月16日,在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上,河南省工信委发布了《2017年河南省智能制造白皮书》,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