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要求AI自我解释
- AIUST.COM
- 2020-08-20 22:49
我们许多人在童年时期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这样做?” 随着人工智能(AI)开始做出影响我们生活的重大决定,我们也希望这些机器能够回答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毕竟,我们为什么还要信任AI的决定?
对令人满意的解释的渴望促使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我们可以判断AI的决定的可解释性。他们的出版物草案《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四项原则》(草案NISTIR 8312)旨在激发人们对我们对决策设备的期望值的讨论。
该报告是NIST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开发可信赖的AI系统。NIST的基础研究旨在通过了解这些系统的理论能力和局限性,以及提高它们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鲁棒性和可解释性来建立对这些系统的信任,这是本最新出版物的重点。
作者要求公众提供有关该草案的反馈,并且由于该主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工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法学等领域,因此,他们希望进行广泛的讨论。
NIST电子工程师乔纳森·菲利普斯(Jonathon Phillips)说:“人工智能正在介入高风险的决策,没有人希望机器在不理解其原因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但是,使工程师满意的解释可能不适用于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因此,我们希望以多种观点和意见来完善草案。”
理解AI系统输出背后的原因可以使输出所涉及的每个人受益。例如,如果AI有助于贷款批准决策,则这种理解可能会帮助软件设计人员改善系统。但是,申请人可能还希望深入了解AI的理由,以了解为什么拒绝她,或者如果她被批准,则可以帮助她继续以保持良好信用等级的方式行事。
作者认为,可解释AI的四项原则是:
人工智能系统应为所有输出提供随附的证据或理由。
系统应提供对单个用户有意义或可以理解的解释。
该说明正确反映了系统生成输出的过程。
系统仅在设计时或在其输出达到足够的置信度的条件下运行。(其想法是,如果系统对其决策没有足够的信心,则不应向用户提供决策。)
虽然这些原则从表面上看很简单,但Phillips表示,个人用户通常使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AI在满足它们方面是否成功。例如,第二条原则(解释的意义)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这取决于他们的角色和与AI所做工作的联系。
菲利普斯在谈到《星际迷航》中的角色时说:“想想柯克和史波克,以及每个人如何交谈。” “使用AI来帮助诊断疾病的医生可能只需要Spock解释为什么机器会推荐特定的治疗方法,而患者可能没事,但技术细节较少,但想要Kirk掌握其与生活的关系的背景。”
菲利普斯和他的合着者调整其解释的AI的概念,相关前期工作的人工智能,但他们也比较我们的机器explainability我们地方的需求,以我们的同胞,我们的那些地方。我们是否符合我们要求的AI标准?在根据报告的四项原则探讨了人的决定后,作者得出结论:“破坏者警觉”我们没有。
他们援引几个例子写道:“人为地解释我们自己的选择和结论是不可靠的。” “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人们会将无关的信息纳入从个性特征判断到陪审团决定的各种决策中。”
但是,我们对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的认识最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决定,并创造一个更安全,更透明的世界。
Phillips说:“随着可解释性AI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AI系统的某些部分比人类更能满足社会的期望和目标。”他的过去研究表明,人类与AI之间的合作比要么一个人工作。“了解AI系统和人类的可解释性为寻求结合各自优势的实施方法打开了大门。”
菲利普斯说,目前,作者希望他们收到的评论能促进对话。
他说:“我认为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可解释性的正确基准。” “最终,我们不会试图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我们正在努力充实这一领域,以便使讨论富有成果。”
相关文章
资讯
- 1周前
Moka AI 探索实践:七年技术深耕,从单点突破到招聘全流程闭环
- 3周前
AI赋能新一代工业软件,第四届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圆满举办
- 1个月前
探索DeepSeek全场景部署实践,优刻得举办AI专题分享会
- 1个月前
神州鲲泰问学一体机DeepSeek版发布:垂直场景深度赋能,破局企业AI落地难题
- 2个月前
易联众“智鼎云帆大模型平台”全面接入DeepSeek
- 2024-12-21
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 2024-12-13
北京电信聚焦“上云用数” 推动国产算力应用与智算创新发展
- 2024-12-05
讯飞智作超拟人数字人功能全面开放,开启全民定制新潮流
- 2024-11-25
探索未来之路 激发AI创新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北京区域赛开赛
- 2024-11-24
亚马逊向Anthropic追加40亿美元投资 加速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
- 2024-11-24
科大讯飞:拟推首期员工持股计划
- 2024-11-17
彰显青年风采 传承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在浙江温州举行
- 2024-11-12
2024AI+研发数字(AiDD)峰会深圳站圆满收官!
- 2024-11-09
200余支队伍蓉城“百模论剑”,“人工智能+”全国性赛事报名倒计时3天
- 2024-10-19
三个老发明家献给盛世的礼物---“录味机”
原创
荐读
-
5G+AR加持 晨星机器人掀起“智能化+人机交互”制造新趋势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合肥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大会中,作为向世界展示智能制造全面能力的窗口,联想展示了一系列让人惊喜的创新产品。现场展示的ThinkPad X1 Fold整体重量仅有1公斤,折叠起来之后的厚度大约为24毫米。当保持半开状态时,可以像拿本书一样握住,并且能同时运行两个应用程序。使用固定在中间的键盘之后,瞬间变...
-
智能手机竞争中失败,日本在联网汽车领域举步维艰
据外媒报道,在制造带有数字联网服务的汽车的竞争中,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面临着被本土市场拖累的风险。与美国和欧洲的汽车消费者不同的是,日本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些联网功能和服务买单。结果就是:日本只有10%的汽车...
-
2020年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
到2020年,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4月16日,在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上,河南省工信委发布了《2017年河南省智能制造白皮书》,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