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究人员已掌握纳米级内爆制造工艺 结构体积可缩至1/1000
- cnBeta
- 2018-12-15 22:18
虽然还不能让人类像“蚁人”或“黄蜂女”那样缩小,但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们,已经掌握了纳米级的“内爆制造”(Implosion Fabrication)工艺,可以“打印”出各种常见形状的微型版本。据悉,负责该项目的 MIT 团队,发明了一种捕捉物体形状并进行复制的方法,可在将它干燥后进一步缩小至纳米级。
研究配图 - 1
该团队解决了当前和最复杂的 3D 打印材料方法的局限性。若借助多层的堆叠,显然会限制物体的 3D 形状。于是团队选择了凝胶支架,而不是在空气中进行打印。
在这个凝胶支架内,可先使用当前硬件来制造各种物体。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以在纳米的尺度、完成对几乎任何 3D 几何体的组装。用于测试的纳米材料中,包括多种金属、半导体、以及生物分子。
第一张配图为 20x 收缩和脱水的凝胶(SEM /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研究团队借助激光,在基板上烧蚀出了圆形和正方形,该方法可用于声称复杂的三维结构。
第二张配图左侧为(A)凝胶和(左图右上角)缩水 20 倍后的对比照片。右侧(B)则是原子力显微镜(AFM)对 10 倍收缩水凝胶的平滑度测量(微米尺度)。
研究配图 - 2
研究人员称:“我们将水凝胶作为支架,在空间的特定点位上进行了材料的沉积。然后在三维尺度上对这些支架进行光学图案化。随着一种或多种功能材料的加入,以受控方式脱水缩小,可在固体基质中实现纳米级的特征尺寸”。
这种制作工艺,被称为“内爆制造”或 ImpFab,因其在聚丙烯酸酯凝胶(即水凝胶)支架内进行打印,所以能够产生非自支撑的 3D 打印材料排列。在缩水时,能够实现数十纳米的精度。
研究人员借助双光子显微镜来确定水凝胶中的点位,他们以荧光素分子为锚,方便研究人员添加与之结合的其它种类的分子。研究合著者、MIT 神经科学教授兼生物工程与脑认知科学副教授 Edward Boyden 表示:
你可以借助光线,将锚抛到任何想要固定的点位上,然后你可以将其余东西固定的锚件上。它可以是一个量子点、一段 DNA、或者一个金纳米粒子。
研究配图 - 3
结构完成后,研究人员添加了一种促使水凝胶(及其结构)收缩的酸液。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将材料结构缩小至 1/1000 。听起来似乎很疯狂,但确实相当有效。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原标题为:
《3D nanofabrication by volumetric deposition and controlled shrinkage of patterned scaffolds》
- 纳米
相关文章
资讯
- 6小时前
智能锁行业首届导购大赛收官,德施曼引领行业服务标准升级
- 2天前
标杆效应!比音勒芬AI 战略重塑高端运动服饰行业新格局
- 2周前
Moka AI 探索实践:七年技术深耕,从单点突破到招聘全流程闭环
- 4周前
AI赋能新一代工业软件,第四届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圆满举办
- 1个月前
探索DeepSeek全场景部署实践,优刻得举办AI专题分享会
- 1个月前
神州鲲泰问学一体机DeepSeek版发布:垂直场景深度赋能,破局企业AI落地难题
- 2个月前
易联众“智鼎云帆大模型平台”全面接入DeepSeek
- 2024-12-21
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 2024-12-13
北京电信聚焦“上云用数” 推动国产算力应用与智算创新发展
- 2024-12-05
讯飞智作超拟人数字人功能全面开放,开启全民定制新潮流
- 2024-11-25
探索未来之路 激发AI创新 “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北京区域赛开赛
- 2024-11-24
亚马逊向Anthropic追加40亿美元投资 加速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
- 2024-11-24
科大讯飞:拟推首期员工持股计划
- 2024-11-17
彰显青年风采 传承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在浙江温州举行
- 2024-11-12
2024AI+研发数字(AiDD)峰会深圳站圆满收官!
原创
荐读
-
5G+AR加持 晨星机器人掀起“智能化+人机交互”制造新趋势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合肥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大会中,作为向世界展示智能制造全面能力的窗口,联想展示了一系列让人惊喜的创新产品。现场展示的ThinkPad X1 Fold整体重量仅有1公斤,折叠起来之后的厚度大约为24毫米。当保持半开状态时,可以像拿本书一样握住,并且能同时运行两个应用程序。使用固定在中间的键盘之后,瞬间变...
-
智能手机竞争中失败,日本在联网汽车领域举步维艰
据外媒报道,在制造带有数字联网服务的汽车的竞争中,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面临着被本土市场拖累的风险。与美国和欧洲的汽车消费者不同的是,日本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些联网功能和服务买单。结果就是:日本只有10%的汽车...
-
2020年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
到2020年,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4月16日,在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上,河南省工信委发布了《2017年河南省智能制造白皮书》,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