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研究揭示知识竟天然存在于人脑中,学习只是触发它们

量子
  • 网络
  • 2019-08-07 22:20

每一个人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时,都有过心存一项疑问的时候。那就是:地球上、自然界、宇宙间这一切复杂缤纷的事物为什么能够存在?它们如何形成了这样美妙又巧妙的内在关系,为什么在无穷广阔的空间里,和极端细微的结构里,依然存在着制衡与统一的平衡状态?是什么样的力量设计了这一切?

随着知识的增长,会有一个更加困惑人的问题出现,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的大脑可以理解宇宙间这些复杂的事物?站在一个远离人类的角度看,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复杂程度堪比宇宙本身的机器,竟然可以把宇宙间无限广阔和无线细微的一切,都加以准确的理解。是什么人在人类的大脑里作出这样一幅幅“画卷”的?

如果你没有遇到过以上的困惑,但是相信你也一定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初次来到某个陌生的地方,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大到建筑到景观的布局与设计,小到一草一木都似乎见过;或者是在学习的时候,当自己彻底领会一个公式或者一种定义时,仿佛有一种以前早已明白的感觉,现在只不过重拾了记忆。诸如此类的现象,“百猴效应”清楚地告诉人们,这种“似曾相识”其实不是人类的特权,甚至在动物里也是这样的。

093S22440-4.jpg

而反观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大师们,这种效应就更明显了:

门捷列夫在睡梦里看到一条大蛇正在吞掉自己的尾巴,整个蛇的身体因此变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醒来后他由此参悟了元素周期表,可谓是一梦定天下。

“印度之子”,著名数学家拉马努金,在仅仅30出头的年龄,就已经独立发现了3900多个数学公式与命题。更神奇的是,这些命题没有任何的数学推导过程,全靠拉马努金脑中的直觉得到。而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他在睡梦里得到的,常常是一觉醒来就赶快找来纸和笔,记下自己刚才领悟到的公理。拉马努金也因此自称“在梦里遇到了娜玛卡尔女神,早上起来就能随手写下这些公式和命题。”

而哲学家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就更加有名了,他在《理想国》一书中反复强调多次的概念:“知识和真理早就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我们只不过是尽努力发现了它们的存在而已。”

而近代的爱因斯坦、特斯拉等科学巨匠,也都公开表示过,自己的那些科学成就或者发明创造,其实它们早就存在于此,自己只是努力触摸到了它们而已。

可见,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我们普通人经常会遭遇的“似曾相识”感受,还是科学大师们公开表明的观点,似乎都在暗示着人脑与宇宙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我们靠大脑可以理解宇宙与真理,其实并非是我们理解了这些信息,而是这些信息固然存在,我们只不过通过学习而启动了它们在记忆中的那部分意识。这就如同宇宙本身一样,你没有拿望远镜观测到遥远距离外的某个星系,难道它就不存在了吗?其实它一直存在,只是你找到了它而已。而我们的大脑作为宇宙本身的一部分,它的内在哲学其实也就如同宇宙本身的存在一样,具备着这样的属性。

然而不论如何,这些观点放在以前,终究只能是哲学家和科学大师们的“随便说说”。直到量子力学在这个问题上看到了更进一步的答案。最初,量子力学著名实验薛定谔的猫可以得到一个推论:观察者的意识本身是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这种作用对于物质存在性也许尚且不能下定论,但是对于观察者角度的“真理”却能够自成一体。

随后的“量子纠缠”效应,让科学家从最基本层面了解到文章开头问题答案的方向所在:为什么我们可以理解宇宙里的法则,如同人脑内部存在一个“宇宙”似的。随着信息科学的逐渐成熟,科学家普遍了解到,人类的意识是“量子级”的过程,这和以前的“电波”认知是完全不同的。而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物质-意识”体系中,观察者个体的意识同宇宙本身的物质产生密不可分的“量子纠缠”关系,形成彼此连通的状态。虽然从最根本的角度,科学家尚且不能对“意识”给出完整定义,但却至少可以看到:这种“物质-意识之间的量子纠缠”关系,是人类乃至于宇宙其他生物体内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百猴效应”,以及科学大师们普遍认可的“真理固然存在于脑海”中的观点,终于能够脱离哲学领域的“无科学依据”状态,得到了切实的物理学支撑。而作为宇宙本身而言,它通过自己内部生命的“意识”来与自身的存在形成呼应。这种巧妙又深奥的行为背后,究竟有什么更大的秘密,目前无人能够回答。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固然地装着“真理”,就像你得知“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或者“1+1=2”时那样确信,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明,心中就知道它们是绝对正确的。而这一点,在其他星球的生命脑海中也是一模一样,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宇宙版本的“百猴效应”。


来源:网络

作者:

编辑:cys

图片来源:

本文链接: https://www.aiust.com/article/20190807/1051.html

  • 人脑
声明: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AIUST.Com原创或编译,转载时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AIUST.Com”,AIUST.Com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AIUST.Com立场。部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资讯

原创

荐读

  • 5G+AR加持 晨星机器人掀起“智能化+人机交互”制造新趋势 5G+AR加持 晨星机器人掀起“智能化+人机交互”制造新趋势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合肥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大会中,作为向世界展示智能制造全面能力的窗口,联想展示了一系列让人惊喜的创新产品。现场展示的ThinkPad X1 Fold整体重量仅有1公斤,折叠起来之后的厚度大约为24毫米。当保持半开状态时,可以像拿本书一样握住,并且能同时运行两个应用程序。使用固定在中间的键盘之后,瞬间变...

  • 智能手机竞争中失败,日本在联网汽车领域举步维艰 智能手机竞争中失败,日本在联网汽车领域举步维艰

    据外媒报道,在制造带有数字联网服务的汽车的竞争中,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面临着被本土市场拖累的风险。与美国和欧洲的汽车消费者不同的是,日本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些联网功能和服务买单。结果就是:日本只有10%的汽车...

  • 2020年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 2020年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

    到2020年,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4月16日,在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上,河南省工信委发布了《2017年河南省智能制造白皮书》,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