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综述
- AIUST.Com
- 2023-03-13 12:24
引言: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一门涉及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涵盖自然语言文本、语音和图像的处理。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NLP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深度神经网络和预训练语言模型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NLP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最新的研究算法和应用进展。
1、深度学习概述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实现对数据的高级抽象和分析。在NLP领域,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主流方法,其中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等。
1.1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是一种深度学习算法,也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网络,它具有局部感知和参数共享等特点。其在图像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CNN主要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任务,其原理是通过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实现分类。最新的算法包括Transformer-based CNN和Capsule-based CNN等。其中,Transformer-based CNN采用Transformer中的自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升了CNN的性能。CNN主要由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等组成。
卷积层是CNN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卷积层的输入是一个二维矩阵,如图像或文本数据的词向量矩阵。卷积层使用一个可学习的滤波器(也称为卷积核)来对输入数据进行卷积操作,生成一个特征图。卷积操作实际上是对滤波器和输入数据的点积运算,因此滤波器可以通过训练来自动学习提取数据的特征。
池化层主要用于减少特征图的大小,同时保留其重要的特征信息。池化操作通常使用最大池化或平均池化,分别取池化窗口中的最大值或平均值作为输出。
全连接层是CNN的最后一层,它将特征图映射到分类或回归输出。全连接层的每个神经元都连接到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因此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
总体来说,CNN通过堆叠多个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来构建深层次的神经网络,从而能够对图像和文本数据进行高效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CNN常被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和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
1.2递归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一种能够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用于处理带有时间序列的数据。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循环结构,能够对序列中每个时刻的输入进行处理,并保留上一时刻的状态信息。RNN可以通过学习过去的状态来预测未来的状态,因此在自然语言生成和文本生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算法包括LSTM和GRU等。其中,LSTM通过门控机制和记忆单元解决了长时依赖问题,而GRU则通过重置门和更新门实现了更高效的训练和更好的性能。递归神经网络能够捕捉序列中的时序信息,从而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
递归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循环结构
递归神经网络通过将上一时刻的状态信息输入到当前时刻,实现了时间上的循环结构,即RNN中的隐藏层状态\(h_t\)不仅取决于当前时刻的输入\(x_t\),还取决于上一时刻的隐藏层状态\(h_{t-1}\),如下式所示:
\(h_t = f(x_t, h_{t-1})\)
其中f为非线性激活函数。
2、反向传播算法
递归神经网络的训练采用的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BPTT)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之一,其基本思想与前馈神经网络类似,用于计算神经网络中参数的梯度,并利用梯度信息对参数进行更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不同之处在于,递归神经网络中的损失函数需要对每个时刻的输出进行计算,并将误差反向传播到每个时刻的隐藏层状态,从而实现权重的更新。简而言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链式法则,将误差从网络输出层传递回输入层,并计算每个参数对误差的贡献程度。
具体地说,反向传播算法包括两个步骤: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前向传播是指将输入数据送入神经网络,从输入层开始逐层计算神经元的输出,最终得到网络的输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存每个神经元的输出值,以便后续反向传播计算梯度。
反向传播是指将误差从输出层反向传播回输入层,计算每个参数对误差的贡献程度,并利用梯度信息对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地,首先根据损失函数计算输出误差,然后将误差从输出层开始反向传播回输入层,计算每个神经元对误差的贡献程度,并将贡献程度转化为梯度信息。最终,利用梯度信息对每个参数进行更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过拟合和提高泛化能力,反向传播算法通常会采用一些正则化技术,如L1和L2正则化、dropout等,以减小网络参数的大小和复杂度。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动量优化、Adam等,以加速收敛和提高训练效率。
3、长期依赖问题
递归神经网络在处理长序列时,可能会出现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的问题,导致难以捕捉长期依赖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改进算法,例如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等;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都是递归神经网络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自然语言文本。
LSTM是由Hochreiter和Schmidhuber于1997年提出的,旨在解决标准循环神经网络中存在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问题。它通过引入三个门(输入门、输出门和遗忘门)和一个记忆单元来控制信息的流动。其中,输入门决定哪些信息需要被更新,遗忘门决定哪些信息需要被遗忘,输出门决定哪些信息需要被输出,而记忆单元则负责存储历史信息。LSTM的具体计算过程可参考以下公式:
\(i_t=\sigma(W_{xi}x_t+W_{hi}h_{t-1}+b_i)\)
\(f_t=\sigma(W_{xf}x_t+W_{hf}h_{t-1}+b_f)\)
\(o_t=\sigma(W_{xo}x_t+W_{ho}h_{t-1}+b_o)\)
\(\tilde{c}*t=\tanh(W*{xc}x_t+W_{hc}h_{t-1}+b_c)\)
\(c_t=f_t\odot c_{t-1}+i_t\odot \tilde{c}_t\)
\(h_t=o_t\odot\tanh(c_t)\)
其中,\(i_t\)、\(f_t\)、\(o_t\)、\(\tilde{c}_t\)分别表示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当前时刻的单元状态,\(W\)和\(b\)分别表示权重和偏置,\(\sigma\)和\(\tanh\)分别表示sigmoid函数和双曲函数,\(\odot\)表示逐元素相乘。
GRU是由Cho等人于2014年提出的,它在LSTM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门控机制。GRU只有两个门(更新门和重置门)和一个状态单元,可以更好地适应较短的序列数据。
GRU单元的输入包括前一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h_{t-1}\)和当前时间步的输入\(x_t\)。与LSTM类似,GRU也具有更新门和重置门。更新门控制新的输入应该更新多少旧的信息,其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z_t=\sigma(W_z\cdot[h_{t-1},x_t])\)
其中,\(\sigma\)是sigmoid函数,\(W_z\)是权重矩阵,\([h_{t-1},x_t]\)是将前一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和当前时间步的输入进行拼接得到的向量。
重置门控制新输入与旧输入的比例,其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r_t=\sigma(W_r\cdot[h_{t-1},x_t])\)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重置门来控制我们选择多少旧状态来融合到当前状态。将重置门和前一时刻的状态结合起来,得到经过重置的前一时刻的状态:
\(\tilde{h_t}=\tanh(W\cdot[r_t\odot h_{t-1},x_t])\)
其中,\(\odot\)表示按位乘。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更新门来计算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
\(h_t=z_t\odot h_{t-1}+(1-z_t)\odot \tilde{h_t}\)
与LSTM类似,GRU也使用了门控结构来控制信息的流动,但相比于LSTM,它只使用了两个门,因此参数更少,计算速度更快。同时,GRU的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与LSTM相近的水平。因此,GRU也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序列建模任务中。
综上所述,LSTM和GRU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循环神经网络结构。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它们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任务,如情感分析、机器翻译、文本生成等任务中。
这些算法能够有效地捕捉长期依赖信息,从而提高了递归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4、应用领域
递归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例如语言模型、机器翻译、情感分析、问答系统等。此外,递归神经网络还可以应用于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实现了多种复杂问题的解决。
2、NLP应用研究进展
NLP应用研究涵盖了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多个方向。在这些领域,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在机器翻译方面,通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翻译质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基于BERT的改进模型,例如RoBERTa、ALBERT等,它们在BERT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如改变训练数据、训练方法、网络结构等,进一步提高了性能。两者较优点总结如下:
RoBERTa相比于BERT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更大的训练数据集:RoBERTa使用了比BERT更大的训练数据集,包括了英语维基百科的所有内容以及BookCorpus数据集,这使得RoBERTa可以更好地捕捉自然语言中的语义和上下文信息。
2、动态掩码:RoBERTa在训练时使用了一种动态掩码策略,即在每次训练迭代中,随机掩盖输入序列的不同部分,这有助于模型更好地理解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信息。
3、预训练任务的变化:RoBERTa通过在预训练任务上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如利用Next Sentence Prediction任务的训练数据,优化Masked Language Modeling任务的数据集构建等,使得RoBERTa可以更好地捕捉句子间的关系和语言的流畅性。
4、更长的输入序列:RoBERTa可以处理长度为512的输入序列,相比BERT的最大输入长度为256,这使得RoBERTa可以处理更长的文本序列。
5、更高的预测性能:RoBERTa在多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均取得了比BERT更好的性能,例如GLUE、SQuAD等,说明RoBERTa可以更好地捕捉语言的语义和上下文信息。
ALBERT相较于BERT,主要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更小的模型尺寸:ALBERT将参数量降至BERT的1/10左右,同时保持相似的预测性能。
2、动态语句长度:ALBERT将输入序列的嵌入表达转换为更短的模型共享表达,并在模型层面上引入一个句子顺序识别任务和一个下一句预测任务,从而使模型能够处理不同长度的句子。
3、更高的训练效率:ALBERT通过连续训练的方式,将预训练和微调拆分为了两个阶段,同时还采用了基于词汇表分块的训练方法,加快了训练速度。
4、更好的泛化能力:ALBERT通过独立的词汇表和句子顺序识别任务,使模型更好地学习到了通用的语言知识,并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3、预训练语言模型
预训练语言模型是指在大规模语料库上进行训练的语言模型,其目的是使模型能够学习到自然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信息。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发展始于2018年,随着BERT、XLNet、GPT等模型的提出,预训练语言模型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代表性和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3.1 BERT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是由Google于2018年提出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它采用了双向Transformer编码器进行预训练,包含了两个阶段:Masked Language Model(MLM)和Next Sentence Prediction(NSP)。其中,MLM任务是在输入序列中随机掩盖一些词语,并要求模型根据上下文信息预测掩盖的词语,从而学习到句子中单词的上下文信息;NSP任务是在输入序列中随机选择两个句子,并让模型判断这两个句子是否相邻,以学习到句子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BERT在多个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均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3.2 XLNet
XLNet是由CMU和谷歌AI团队共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预训练语言模型,采用了类似于BERT的Transformer架构,它在BERT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自回归机制,称为“permutation language modeling”。该机制可以考虑所有的排列组合,从而可以解决BERT存在的先验信息偏置问题,同时还能够学习出更加准确的词序列表示。PLM在序列中随机生成一些排列,并要求模型根据上下文信息预测排列中某个元素的概率分布,从而学习到单词之间的关系。XLNet在多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均取得了state-of-the-art的表现,尤其在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和自然语言推理任务上表现出色。与BERT相比,XLNet在多个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简言之,XLNet使用了一种基于两个流程的训练方法,其中一个流程是正常的自回归语言建模,另一个是类似于BERT的掩码语言建模。两个流程的融合使得XLNet在各种下游任务上的性能超越了BERT和GPT。
3.3 ERNIE
ERNIE是由百度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它利用了大量的文本数据和知识库信息,包括百度百科、互动百科、Wikipedia等,通过预训练来学习语言模型。在预训练的过程中,ERNIE引入了一个知识增强的任务,即“实体关系预测”,通过学习实体之间的关系来增强模型的知识表示能力。
相对于BERT,ERNIE考虑到中文语言中的一些独特性,如句子长度不均衡、词语表意与结构之间的差异等。ERNIE提出了一种基于词级别的知识增强方法,使用了词性标注、实体标注和语义角色标注等语言学信息来增强预训练模型。ERNIE还通过将实体和关系嵌入到预训练模型中,提出了一种实体和关系的联合嵌入方法,用于实体和关系的抽取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ERNIE在多项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表现出了很好的性能,尤其在中文文本分类和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上表现优异。
结语
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算法,以及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算法原理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对BERT、XLNet和ERNIE这三种最具代表性的预训练语言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比较;并且对基于BERT改进模型的RoBERTa、ALBERT的优点进行总结。可以看出,预训练语言模型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的表现优异,成为深度学习研究的热点。未来,预训练语言模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迭代优化,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
- 深度学习
- 自然语言处理
相关文章
资讯
- 4天前
彰显青年风采 传承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技青年风采荟在浙江温州举行
- 1周前
2024AI+研发数字(AiDD)峰会深圳站圆满收官!
- 1周前
200余支队伍蓉城“百模论剑”,“人工智能+”全国性赛事报名倒计时3天
- 1个月前
三个老发明家献给盛世的礼物---“录味机”
- 1个月前
颠覆传统 新味十足 ——2024首届海南智能餐饮烹饪大赛成功举办
- 1个月前
首届中国智能锁科技创新大会:德施曼核心科技引领行业,发起科创基金
- 1个月前
ODC24 AI服务生态分论坛:全新智慧服务引擎 带动服务分发增长
- 1个月前
2024 OPPO开发者大会召开,以技术为基石共建AI智能体新生态
- 1个月前
中国移动发布“四驱两翼”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体系
- 1个月前
品胜闪耀 GITEX Global 2024:国民 3C 品牌在中东迪拜的卓越之旅
- 1个月前
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盛大启幕 政企领域前沿创新成果成为焦点
- 1个月前
2024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区域* &中国获奖名单公布
- 2个月前
优刻得与宾果智能携手,开拓“AI+教育”智慧新场景
- 2个月前
2024年服贸会开幕正式开幕 京东工业展现数智采购领域AI的创新实践
- 2个月前
阿里云超值优品季持续让利,助力中小企业上云快人一步
原创
荐读
-
5G+AR加持 晨星机器人掀起“智能化+人机交互”制造新趋势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合肥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大会中,作为向世界展示智能制造全面能力的窗口,联想展示了一系列让人惊喜的创新产品。现场展示的ThinkPad X1 Fold整体重量仅有1公斤,折叠起来之后的厚度大约为24毫米。当保持半开状态时,可以像拿本书一样握住,并且能同时运行两个应用程序。使用固定在中间的键盘之后,瞬间变...
-
智能手机竞争中失败,日本在联网汽车领域举步维艰
据外媒报道,在制造带有数字联网服务的汽车的竞争中,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面临着被本土市场拖累的风险。与美国和欧洲的汽车消费者不同的是,日本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些联网功能和服务买单。结果就是:日本只有10%的汽车...
-
2020年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
到2020年,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4月16日,在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上,河南省工信委发布了《2017年河南省智能制造白皮书》,河南智能制造的2020...